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工程”。作为天津市管国企中唯一一家装备制造业企业集团,百利装备集团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尤其注重安全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数智化转型升级,主动拥抱数智化技术,围绕生产全流程打造多维度安全管理体系,从数据集成到自动化作业,从智能监控到环境监测,百利装备集团以数智化为笔,绘就了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智造数据集成中心:让安全管理“看得见、管得准”
在集团所属国际机械公司数字化重型阀门生产车间,一块巨大的可视化监控大屏格外醒目,加工进度、设备状态、物流信息等数据实时跳动,这正是国际机械公司新建成的智造数据集成中心的核心场景。该中心以生产全工艺路线关键节点为核心,搭建起覆盖加工、设备、物流、质量的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平台,实现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以前设备出故障,要等操作工发现后上报,再找维修人员处理,中间至少要耽误20多分钟,还可能引发连锁安全隐患。现在不一样了,系统能自动捕捉异常数据,比如设备温度超标、转速异常,会第一时间通过手机APP、车间看板、邮件发预警,我们在办公室就能实时跟进。”国际机械总经理姚达指着大屏介绍,中心还支持人工报障,现场员工发现问题可随时上传文字、照片或视频,通过异常事件PDCA闭环管理模块,实现“上报-处理-记录-分析”全流程数字化。
高危岗位实现自动化:让员工远离“风险区”
焊接是机械装备制造的核心工序,也是典型的高危岗位——高温弧光易灼伤眼睛,金属烟尘危害健康,焊接火花还可能引发火灾。为破解这一难题,集团所属国际机械公司和天发水电公司引进多台焊接机器人及配套作业平台,实现焊接岗位全流程自动化。
“以前我们焊工上班要穿专用防护服和焊工手套,夏天车间温度超过35℃,衣服从来都是湿的,还得时刻盯着焊枪,生怕火花溅到身上。现在机器人接替了我们的工作,不仅焊得又快又好,我们也不用再直面危险了。”从事焊接工作40年的天发水电老员工戴玉琪,谈起自动化设备满脸感慨。
天发水电公司总经理张俊新表示:“焊接岗位自动化后,不仅消除了高温、烟尘、火灾等安全隐患,还让产品合格率提升了5%。让机器干危险活,让员工在安全环境里工作,这是我们推进数智化的重要初衷。”
AI视频监控系统:做永不疲倦的“安全卫士”
在车间关键通道、设备操作区、高空作业点等区域,数十台高清摄像头正24小时“值守”,这是国际机械公司部署的AI视频监控系统。与传统监控不同,该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自动识别未佩戴安全帽、区域人数超限、设备异常运行等行为,一旦发现违章,会立即触发声光报警,并将信息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
“以前我们每天要有至少2名安全员巡逻,车间大、角落多,难免有巡查不到位的地方。现在AI监控就像‘永不疲倦的安全员’,违章行为识别准确率能达到98%以上。”国际机械安全管理部门干部王莹举例说,上周系统发现1名员工未戴安全帽进入作业区,10秒内就发出预警,我们及时制止,避免了潜在风险。
此外,天发水电公司车间办公室内的液晶显示屏可实时调取重点部位监控画面,在钻床钻孔等需高处监控的部位加装摄像头,摄像头直接聚焦作业点,彻底免去了人员登高巡检的安全风险。
厂房环境监测系统:为安全加筑“环境屏障”
国际机械公司的重型阀门生产车间涉及乙炔、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温湿度异常、噪声超标也会影响生产安全与员工健康。为此,国际机械公司安装了厂房环境监测系统,通过分布在车间各处的传感器,实时采集噪声、温湿度、氧气、乙炔、天然气等数据,一旦指标超出安全阈值,系统会立即报警并触发应急措施。
“乙炔、天然气等浓度偏高时,系统会马上报警,我们通过远程控制打开通风设备,很快就能将浓度降至安全范围。要是靠人工巡检,可能要等发现异味才知道出问题,风险就大了。”王莹说,系统还能自动生成环境数据报表,帮助公司和车间分析环境变化规律,提前做好安全防范。
从数据集成到智能防控,从自动化作业到环境监测,百利装备集团以数智化技术为支撑,构建起全流程、多维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未来,百利装备集团还将持续深化数智化应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为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