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百利装备集团与市国资委共同受邀参加由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和海河传媒中心联合推出的《公仆走进直播间》“津诚所至 合通天下 —— 天津国企的上合故事”系列访谈第一期节目,讲述了以集团为代表的天津国企出海上合组织国家的精彩故事,展现了集团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融入央企产业链、供应链,勇当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的生动实践。
原文如下
主持人:下面有请百利装备集团总经理助理刘新昭和我们大家聊一聊,今天专门请到刘总和集团所属辽宁荣信公司副总经理张永海一起来跟大家分享具体的一些故事。百利装备集团大家已经很熟悉了,这是咱们天津的老牌国企,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作为天津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它更是城市工业底气的一个象征。请刘总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今天的百利装备集团。
刘新昭:谢谢主持人,很高兴向大家介绍百利装备集团。百利装备集团是天津市管国有独资公司,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国有企业集团。我们集团脱胎于新中国初期成立的天津市工业局,70多年来,作为天津机械工业的传承者和主力军,诞生了新中国第一部电梯、第一台吉普车、第一台齿轮机床、第一台螺杆泵等多个新中国第一台套,为国家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当前,集团面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大力发展智能电气装备、绿色能源装备、通用机械装备三大产业,主攻“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核心产业,拥有上市公司百利电气、天发重型水电、国际机械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与美国奥的斯、德国西门子、日本丰田等跨国公司成立了一批合资企业,与中国一重、东方电气、通用技术等央企成立了一批央地示范企业。2025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52.16%,新签订单同比增长11.72%,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24年,集团在天津市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获评A级。
主持人:为什么让刘总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百利装备集团呢?因为在大家印象当中,还都是曾经那些辉煌的历史,包括您刚才讲到的几个历史上的第一,那么今天的百利已经是实力非常雄厚,我们有下属一系列的企业,开展了诸多的合作,而且我们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也非常好。这既是我们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走出去”的一个优势,那么我们与上合组织国家到底都开展了哪些合作呢?哪些我们的优势能够带到海外去呢?
刘新昭: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加强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联系,在多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开展合作项目。以集团所属荣信公司为例,其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合作最早始于2008年5月为印度塔塔集团乌沙玛丁钢铁厂提供的1套容量为140兆的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主要用来改善供电电能质量、滤除电网谐波、消除电压波动与闪变,当时的合同额是150万美元,那时候印度还是上合组织观察员国。这之后,荣信公司又先后与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不同企业累计签订了约30个供货合同,总计合同金额折合人民币3.8亿元左右。再比如集团所属机电进出口公司,本身出口贸易遍布5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成功完成多个服务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重点项目并进入重要供应商名录。其通过国际成套采购业务,自24年到现在,出口至阿富汗的商品总额已达1541万美元,同时通过位于白俄罗斯的中工国际中白工业园与白俄等企业建立了沟通机制,正持续深化合作交流。此外,集团所属国际机械公司、天津泵业集团等多家企业也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企业有合作关系,与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企业建立了沟通渠道,开展技术交流并洽谈合作意愿。
主持人:嗯,这个合作是越来越多了。我也注意到,咱们百利装备集团的海外项目,往往都是与央企合作的,比如说像中国电建、能建等等。我们怎么来借助这种“抱团出海”的模式,再发挥我们天津国企的独特优势来博得更好的市场呢?
刘新昭:您说得很对主持人。在拓展、开发国际市场、资源方面,集团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论述,瞄准国际化“五大方向”,采取“四步走”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第一步是积极推动产品出口,聚焦于俄中亚、欧美、东南亚、南美、非洲五大业务区域,拓展跨境电商业务,继续深入调研国际目标市场,通过集团所属机电进出口公司搭建集团贸易服务平台,搭建集团国际化发展载体。第二步是积极开展海外布点,通过参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提升集团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在俄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区域设立办事处,拓展海外市场资源,以办事机构为市场开发及工厂布局前哨站,为集团产品“走出去”提供支撑及保障作用。第三步是积极参与海外项目,借助央企、海外总商会、行业组织资源,积极寻求海外项目合作,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与全球竞争力,并考虑在市场容量大,政策和营商环境好的区域谋划一批海外工厂。这也就是您刚才提及的我们与央企的合作,通过“抱团出海”更好地发挥出我们天津本土企业的独特优势。在这方面,应该说,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我们百利装备集团具有品牌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合资优势、上市优势,具备较强的装备制造能力和区域产业链配套能力,我们提出融入央企产业链发展战略,通过联合研发、联合营销、揭榜挂帅,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供应链协同增效,形成更多央地合作新模式。像我们与中国一重、哈电集团的合作,也证明了我们天津国企有能力作为优质的产业链伙伴与大型央企成功合作。集团总结和复制了这些成功经验,展现了天津国企在制度创新、合作灵活性以及作为稳定可靠合作伙伴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央企在布局海外时更愿意选择与我们“抱团”。而央企拥有遍布全球的庞大项目网络、深厚的国际工程总承包经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成熟的海外经营渠道以及国别风险应对能力,这正是作为地方国企的百利装备集团相对缺乏的。通过与央企“抱团”,集团能有效规避单独出海的风险,并快速进入由央企主导或参与的大型海外基建、能源等项目中,将我们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嵌入其中。这相当于借助央企的“巨轮”,搭载着自己的优势产品和技术“出海”。第四步是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并购,目前集团也在研究规划出海模式,积极谋划海外优质标的投资并购。
主持人:刚才刘总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咱们怎么通过借助央企的资源“抱团出海”,一步一步走向海外拓展市场。今天,除了介绍百利装备集团总体的情况,我们还特别邀请到现在在海外正有项目的,集团下属的辽宁荣信公司的副总经理张永海。张总昨天还特意从辽宁赶过来,今天来参加我们的节目。您一路奔波,也辛苦了。那给我们具体讲讲咱们项目吧,我知道咱们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合作的项目是非常有渊源的,您给我们讲一讲。
张永海:好的,主持人。作为百利装备集团所属的重点企业,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荣信公司自2019年起首次承接哈萨克斯坦的风力发电项目,至今已经参与了6个大型发电、工业项目建设。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合作的是阿拉木图2号热电站现代化改造项目,该项目位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西北方向,距阿拉木图市中心约9km,拟新建1套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机组(CCGT)和2套简单循环发电供热机组(OCGT)。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60万千瓦,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清洁能源发电站,也是哈萨克斯坦在建的最大能源类工程,肩负着为阿拉木图市居民生产生活供电、供暖的重任,受哈萨克斯坦总统办公室直接监管。该项目计划于2026年9月投入商业运营。项目投产后,由电厂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将减少约90%,对提升哈萨克斯坦节能减排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等产生积极深远影响。荣信公司为该项目供货2套TCR型高压可控电抗器成套设备。这套设备主要用来实时调节发电厂外送输电的轻重负载所带来的电压波动问题,比如在白天工厂开工,早中晚百姓用电高峰时段时可以称为重载工况,大量的用电可能造成系统电压偏低,而在夜晚或凌晨千家万户都入眠的时候是轻载工况,系统电压是偏高的,偏高的电压对很多用电设备或变电器往往带来过高的损耗或危害,荣信公司生产的TCR型高压可控电抗器可以随时调节并完美解决以上难题。我们的产品将为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项目顺利建成后将极大便利阿拉木图市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用电、用暖。
主持人:您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在建的这个项目,听起来这个项目挺大的,而且是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为居民服务,也为生产生活来供电、供暖。那么您刚才讲到最早的时候,2019年我们承接的是一个风力发电项目,那一次合作效果怎么样?为我们这次新的合作创造了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呢?
张永海:好的,咱们荣信公司第一次进入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是2019年在哈萨克斯坦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共建有40台2.5兆瓦的风电机组,是中哈合作的最大风电项目。项目每年可发电约3.5亿千瓦时,相比同等容量的火力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该风电场的投产对改善哈南北电力供需不均的状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主持人:2019年的项目现在已经完成了吗?效果怎么样?是因为2019年那次的合作打下基础,所以这次项目就首先想到咱们了吗?还是咱们怎么去争取的?
张永海:2019年的项目已经完成并投运六年了,我们的设备运行非常稳定,投运非常好,也是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这次项目在起初采购阶段业主方希望采用磁饱和电抗器MCR,而MCR已经不再是电气领域的主流的技术解决方案,国内以荣信为代表的企业已改选更安全、更高效、响应更快、可连续调节的设备。为此,荣信公司多次赴哈萨克斯坦与客户做技术交流,向客户介绍了更为先进的TCR型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哈方主要担心TCR型在该国没有使用先例,对该设备的性能参数、谐波特性曲线不了解,以及后期操作运维不熟练,不愿意尝试。经过荣信技术人员反复沟通讲解,并承诺培训对方运维操作技术人员,通过不厌其烦的沟通终于使得哈方专家慢慢接受了我们的技术方案,最终中标该项目。这不仅是一纸合同,更是一份用专业和诚意赢得的、跨越技术鸿沟的信任。这件事也使哈方感受到我们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优势,更加坚定了与我们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主持人:也就是这个项目一开始对于新技术对方有顾虑。那您刚才讲到无论是当年的风电,还是我们现在正在实施当中的热电相应的这些装备,它是现在对于国内来讲相对比较先进的一些技术和装备吗?像我们把这些新的装备运用到当地,可能对我们来讲,在我们国内运用起来已经很成熟了,把它移植到当地去,比如说落地相应的项目,要进行施工等等,这些有难度吗?
张永海:坦率地讲是很有难度的,这个难度实际上是多个方面的。比如这个项目是安装在电压等级为220kV变电站内,电压等级较高,TCR型可控电抗器需经过降压至35kV后方可接入,所以合同签订后,公司第一步要先进行设计出图纸,主要有土建施工图、电气安装图、控制原理图等,图纸要经双方确认方可按图生产。公司在出图设计阶段哈方客户也在不断追加要求,比如先是图纸必须使用英文、俄文、哈萨克文三种语言对照,系统控制软件也需要三种语言。公司迅速响应对方要求,在咱们国资委和集团的帮助下达到了对方的要求。后来,又提出要将“全氟己酮”气体消防系统集成到荣信设备内,公司又与气体消防供应商反复沟通确认图纸以及安装方式。所以反复地增加要求或设计变更,致使本项目实施过程极为复杂。即便如此,凭借我们的专业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产品预计也将在12月份交付完成。新的项目虽然实施过程曲折,但哈方客户对荣信公司有求必应的服务态度与积极迅速的反应能力非常赞赏。相信未来,作为哈萨克斯坦节能减排的重大民生项目,也必将有力促进哈萨克斯坦清洁能源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推动当地经济结构转型,为中哈合作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能。
主持人:您讲到的困难是咱们在具体的业务上,包括施工上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那在最初的时候或者在过程当中还会面临哪些意想不到的挑战吗?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
张永海:挑战还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咱们公司用于出口的产品除满足中国国标以外,一般都是IEC标准做认证,即国际电工协会的标准进行认证。以往出口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设备是如此。但本项目签约后,哈方提出我司产品必须做EAC认证,即一种在独联体国家认可的认证,同时元器件也要符合哈萨克斯坦本地的计量认证。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哈方认证标准的内容,对比其与中国国标之间的标准差异,既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同时也为将来为更多独联体国家提供产品与服务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我不知道您几次到当地的项目,其实我们项目做得越来越多,中间虽然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我们都会给出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是不是也跟当地的一些客户或者是往来的人员,通过交流也增进了感情,您自己有没有一些亲身经历呢?
张永海:这个次数是数不胜数了,咱们技术人员以及项目执行人员多次往返中国跟哈萨克斯坦,这个次数就非常多了。2019年,咱们首次“出海”哈萨克斯坦,便参与了札纳塔斯市100兆瓦风电项目建设,凭借出色的技术和产品,我们赢得当地政府部门和项目承包方的广泛称赞。近年来,我们不论在哈萨克斯坦还是在中亚五国其他国家,从发电侧到用户侧都有很多收获,在发电侧收获了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客户的认可的同时,用户侧用电大户如电弧炉炼钢厂、轧钢厂、电解铜冶炼厂等都逐步采用咱们公司的设备,比如2021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祥泰源轧钢项目、哈萨克斯坦的阴极铜湿法炼铜项目等,荣信产品在这些用电工况极其复杂且有各种疑难杂症的情况下,运行效果非常好,获得了这些用户的好评,一传十,十传百嘛,相信将来荣信的产品一定会在这些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也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在中亚地区的良好口碑。
主持人:像我们不断地去拓展海外市场,这给咱们企业带来了什么变化吗?
张永海:通过不断地去拓展海外市场,实际上我们从原来一家非常本土的传统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推进国际化的同时,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的提升。一方面,我们通过参加海外的行业展会,比如说能源展、电力展,特别是德国、西班牙、希腊,以及中东地区像阿联酋、沙特的各种能源展,在参展的过程中,我们结识了非常非常多的客户。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网络也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一些推广,比如外国客户以前搜索同样的设备,搜索出来的结果,往往都是像西门子、ABB这些外国企业的产品。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搜索出来很多都是咱们中国的,尤其是咱们天津国资企业或者我们百利装备集团的产品。随着国际业务的开展,我们在海外的朋友越来越多,比如说在海外市场有更多的经销商或者代理商愿意来做我们的产品,达到了当地人来推广咱们中国产品的效果。
主持人:咱们这个项目还要一直到26年才能完工,后面可能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解决。当然,我相信每一次解决新的问题也都帮助我们去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等等。谢谢您的分享。刚才我们听辽宁荣信公司的张总给大家分享了一些在哈萨克斯坦建项目的一些故事和经历,不知道大家有哪些思考,哪些关注的点都可以随时来互动。像哈萨克斯坦的燃煤电厂改造项目,或者是之前的风电项目,都体现了绿色技术的输出。我想再问一下刘总,像咱们百利装备如何通过“中国技术”帮助合作国家实现能源转型?集团与下属公司是如何联动的?
刘新昭:是,刚才张总也介绍了他们在海外的一些实践,实际上这里确实有很多困难,但是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这也达到了我们国际化发展的目的。集团持续做强智能电气装备、绿色能源装备、通用机械装备三大产业,同时主攻“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核心产业,通过为绿色能源开发提供水电装备、风电装备、光伏设备,重点发展抽水蓄能装备,不仅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更协同合作伙伴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以集团荣信公司为例,公司自2004年开始大量为国内的西北电网、华北电网、东北电网、冀北电网等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并网变电站提供SVG成套设备,用以消除因绿色电力并网所带来的波动性影响,提高电网系统稳定性,抑制电网次同步震荡,改善电能质量。在这过程中,荣信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与工程经验,这些经验都为公司产品出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公司产品以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高效的服务,帮助了海外客户实现绿色转型。此外,集团所属苏州贯龙公司、成都瑞联公司以及集团与央企东方电气集团成立的东方天津叶片公司等企业在光伏、核能、风电等绿色能源开发中也都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集团“水利水电+抽水蓄能”的主攻方向上,作为我国最早一批投用的抽水蓄能发电机组的诞生地,集团经过半个世纪的蓄势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少数具备抽水蓄能电站装备主机、辅机整体研发制造的企业。今年的2月26日,在市委市政府、市国资两委指导下,百利装备集团发布《抽水蓄能电站装备行动方案蓝皮书》,集团通过“串珠成链”,串联所属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格局和集成制造。集团所属的天发水电、国际机械、辽宁荣信、天津特变电工等企业研发制造抽水蓄能机组、重型球阀、变频器、变压器等主机设备,形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天津泵业、苏州贯龙、百利天开、成都瑞联等企业研发制造抽水蓄能润滑螺杆泵、电磁线、智能开关柜、接线端子等辅机设备,为抽水蓄能电站装备提供更加高端智能的新选择。集团两项研究技术性能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发的蓟州抽水蓄能项目水泵水轮机水力模型、大口径进水球阀装置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应该说,一条抽水蓄能电站装备产业链正在百利装备集团成型成势。这是集团在绿色能源装备产业发展上做出的顶层设计,也是集团在“水利水电+抽水蓄能”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强化整体解决方案能力,通过“技术出海”帮助合作国家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基础。未来,集团也将持续为所属企业协调好、对接好海外央企资源,解决企业遇到的语言、汇率、资金、客户资源等问题,助力企业融入央企产业链共同出海,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更多合作国家实现能源转型提供百利方案、百利技术。
主持人:也就是咱产品得过硬,质量和技术都得过硬,而且我们是有整套装备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而且有国内这么多实践的基础,“出海”应该大有可为。通过刚才我们分享了一些实际的案例,以这次合作为契机,后面是不是也会发现一些新的机遇呢?
刘新昭:后面还是有很多机遇的。上半年,乘“上合峰会”契机,集团积极对接俄中亚市场,会见了来访集团的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代表团,双方就水利水电领域、新能源领域项目合作开展了深入交流,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此外,集团领导还带队赴吉尔吉斯斯坦等国进行市场调研,与多家公司在能效管理、输配电装备、阀门装备及汽车贸易等领域达成重要合作意向。集团所属机电进出口公司、辽宁荣信公司、苏州贯龙公司、泵业集团也通过对外出口、产品推广、参加展会等方式积极拓展上合组织成员国等国际市场空间,进一步加强百利装备集团品牌价值塑造,向海外播撒天津制造的“种子”,推动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走深走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天津市管唯一装备制造业企业,下一步百利装备集团将以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为契机,深入推进“十项行动”“三新”“三量”见行见效,以“天津国企+”深耕行动为抓手,积极融入央企产业链、供应链,勇当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把百利锻造成为代表国资、代表天津、代表中国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为上合国家贡献更多“天津方案”。
来源|天津广播